原创天地

原创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天地 -> 正文

我心中的长征精神原创文章——我心目中的长征style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4

说到长征,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便是毛爷爷的《七律·长征》那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所描述的场景,虽然我们无法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但是在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那种磅礴而又恢弘的气势。

长征是一条路:一条光明而又幸福的路,通向未来;长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胜利的凯旋之歌;长征是一幅画:一幅幅山水人物,一幅二万五千里的历史之画!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永远牢记着历史的长河,那些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打下来的美好时代。是光荣的,无私的,永远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7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7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长征精神,它不仅仅是对困难的不懈努力,更是一种纯粹的爱国表现,每个人的无私奉献,就像是一滴清水,每个人团结起来的力量,宛如滔滔江水,不绝于耳,那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那是对光明的呼唤,是一种人与人,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与灵魂上的呼唤。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探索和求实精神息息相关。着眼于每一次的艰难险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克服了千难万险,勇往直前。

闲暇时我登上了长城,站在城墙上面的那一刻起,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万分的骄傲与自豪,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受着来自四周的温暖的风,吹过自己的脸颊,每一寸皮肤都在呼吸着,同时也在感受着那磅礴浩大的工程,虽然过程是艰难困苦的,但是当我抚摸着每一寸的城墙,似乎都能感受到将士们的温暖而又明媚的笑脸。

长征也是如此,我虽然无法重新去走一遍那漫长的路程,但是我从纪录片和书籍中,也感受到了那浓厚的长征精神,那是一个时代的烙印。长征精神的培育,绝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复兴过去的长征精神,把原有的长征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长征精神。在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道路同样曲折而漫长,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面临着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万不屈的英魂!

当中华民族凑起团结协作的凯歌的时候,当华夏儿女树起实事求是大旗的时候,当炎黄子孙插上无私奉献的翅膀的时候,中国巨龙必将腾飞——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同志们、战友们,让我们扬起青春的风帆携起手来,为这一天的到来而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吧!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段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