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艰苦条件中的坚韧不拔,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志愿服务是点滴小事中的大爱无疆,是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题记
鲁迅先生鼓励中国青年做能做的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一个志愿者就是一点微光,他们相互吸引、一呼百应、聚光成炬,温暖了一座城。在郑州师范学院,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活跃在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他们在山区的讲台上扶智亦扶志;在重大活动中挥洒汗水与热情;在新冠疫情中逆行而上;在日常公益中普智识倡新风……志愿者的微笑已经成为师院闪亮的名片,他们信守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志愿服务为爱插上翅膀。
咬定脱贫不放松,攻坚克难保成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郑州师院1887名党员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帮扶机制、扩宽帮扶思路,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寻找帮扶工作着力点、突破口,制定帮扶措施、筑牢帮扶根基、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帮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的通知》(豫脱贫组﹝2018﹞22号),学校制定《郑州师范学院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郑师院党﹝2018﹞107号)文件,对桐柏县进行结对帮扶。


学校还在全面了解当地各方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搭建农副产品销售电商平台策略,设立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桐柏县产销帮扶工作委员会,并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协助组建销售团队和提供专业支持,扎实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各项工作都取得阶段性成效。

驻村队还积极引荐企业到新沟村开发投资,鼓励开展村企合作,共同开发新沟村写生基地项目,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稳定收入。此外,郑州师范学院各党总支和机关处室,按照“1+1”对贫困户实施“一对一”对点帮扶,结合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对贫困户进行持续帮扶,找准帮扶办法,制定脱贫计划,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学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优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在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村——中牟县大孟镇岳吴庄村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与中牟县大孟镇岳吴庄村开展结对帮扶以来,以“村容整洁环境美、品德高尚人心美、乡风文明风尚美、精神充实生活美”为目标,定期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卫生清洁、普法宣传、传统文化推广等帮扶活动,并捐建图书室,捐赠学习用品、农用工具、办公家具。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帮扶,从物质上给予帮助,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乡村建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