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为爱插上翅膀 ——郑州师范学院志愿服务工作掠影(三)
2020/6/3 0:00:00丁颖博佚名

志愿服务是艰苦条件中的坚韧不拔,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志愿服务是点滴小事中的大爱无疆,是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题记


鲁迅先生鼓励中国青年做能做的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一个志愿者就是一点微光,他们相互吸引、一呼百应、聚光成炬,温暖了一座城。在郑州师范学院,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活跃在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他们在山区的讲台上扶智亦扶志;在重大活动中挥洒汗水与热情;在新冠疫情中逆行而上;在日常公益中普智识倡新风……志愿者的微笑已经成为师院闪亮的名片,他们信守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志愿服务为爱插上翅膀。


咬定脱贫不放松,攻坚克难保成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郑州师院1887名党员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帮扶机制、扩宽帮扶思路,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寻找帮扶工作着力点、突破口,制定帮扶措施、筑牢帮扶根基、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帮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01
有的放矢,扎实开展校地结对帮扶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的通知》(豫脱贫组﹝2018﹞22号),学校制定《郑州师范学院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郑师院党﹝2018﹞107号)文件,对桐柏县进行结对帮扶。


1.png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组成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的“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结对帮扶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服务地方需求。学校发挥师范院校特色,以教师教育为抓手,依托学校的优势师资力量和国培计划“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与桐柏县教育局签订在职教师培训协议。在2018年为桐柏县各乡镇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旨在全面提升桐柏县乡村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师德师风、职业道德等的“送培到县”培训计划,截止2019年7月,累计培训教师329名。

2.png

学校还在全面了解当地各方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搭建农副产品销售电商平台策略,设立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桐柏县产销帮扶工作委员会,并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协助组建销售团队和提供专业支持,扎实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各项工作都取得阶段性成效。


3.jpg

02
因地制宜,深入开展定点结对帮扶

    学校先后派出3名同志到新沟村任第一书记,他们注重加强村领导班子合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新沟村持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89户308人,已全部脱贫(其中享受政策41户137人,稳定脱贫48 户169 人)。在工作队的大力协调下,学校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旅冰教授及其团队系统梳理新沟村旅游资源禀赋、区域交通、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了《新沟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新沟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途径和措施,制定了新沟村旅游扶贫项目规划设计及建设实施方案。


4.jpg

驻村队还积极引荐企业到新沟村开发投资,鼓励开展村企合作,共同开发新沟村写生基地项目,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稳定收入。此外,郑州师范学院各党总支和机关处室,按照“1+1”对贫困户实施“一对一”对点帮扶,结合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对贫困户进行持续帮扶,找准帮扶办法,制定脱贫计划,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03
树立新风坚持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学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优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在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村——中牟县大孟镇岳吴庄村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jpg

与中牟县大孟镇岳吴庄村开展结对帮扶以来,以“村容整洁环境美、品德高尚人心美、乡风文明风尚美、精神充实生活美”为目标,定期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卫生清洁、普法宣传、传统文化推广等帮扶活动,并捐建图书室,捐赠学习用品、农用工具、办公家具。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帮扶,从物质上给予帮助,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乡村建设发展。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