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出版座谈会发言摘登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晚会《胜利与和平》演出场景。资料照片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宣部等部门召开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近日,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出版发行,恰逢其时,必将对广大党员干部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1月9日,中宣部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出版座谈会,广大专家学者结合《读本》,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
对文艺实践具有鲜明和具体的指导作用
《讲话》不是对文艺问题的泛泛之论,它是把文艺的繁荣发展放到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中来审视的,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中来审视的,放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面临的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矛盾和问题中来审视的,由此,内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文艺工作实践拥有鲜明和具体的指导作用;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角度,《讲话》阐述了文艺与民族复兴、传统文化、中国精神、时代脉动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规律特别重视的作家论、创作论、作品论、价值论、批评论以及党如何领导文艺等,均有相应的论述;《讲话》的许多立论,引述了大量中外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实例,引述了不少文艺史上的经典理论观点,正因为反映了文艺规律,所以它科学地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
领会和把握党的文艺思想
作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阐述,《读本》视野开阔、文风平实,贯穿了自觉的理论意识,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阐明了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把对文艺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本身就语言清新动人,体现了优良的学风和文风。《读本》作为讲话精神和思想文化界之间的“摆渡人”,也体现出了平易朴实的文风。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艺的繁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认真领会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和观点。而学习出版社推出的《读本》,一定能在这方面产生重要的作用,发挥权威读物的引领价值。(作者: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杜飞进)
用好文风阐发好理论的典范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深刻阐明文艺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解决的是关系中华民族当代振兴的根本性问题,是一篇起长远作用的纲领性的指导文献。由中宣部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出版,可谓适逢其时。《读本》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重点,力戒面面俱到。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力戒泛泛而论。三是用好的文风阐释好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用好的文风阐发好的理论的典范。《读本》同样体现了良好文风,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深入浅出,为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部雅俗共赏的理论普及读本。(作者: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
成功的文艺实践启迪了我们
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读本》的解读阐发,在光明日报的办报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阐述这一观点时,讲到了他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结识的作家贾大山。光明日报与贾大山有特殊的渊源。早在1980年,我们就以上辟栏的规模刊发了评介贾大山的文章《生活·政治·艺术》。2014年,我们在突出位置转载了总书记1998年悼念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随后,我们又在一版头条推出长篇报告文学《朋友》,记述了总书记与贾大山的真挚友情。《读本》介绍了贾大山的作品,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读本》精准的甄别眼光和强烈的导向意识。时间往前追溯,在66年的发展历程中,光明日报刊发了一大批文化文艺名家的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像大家熟知的王蒙《夜的眼》、彭荆风《驿路梨花》、梁衡《晋祠》等。这些成功的文艺实践,也无不印证《读本》中阐述的观点:“只有通过扎实而艰辛的劳动,将艺术理想和生活体验、情感积累和形象塑造,通过艺术个性,风格化地表现出来……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才能被大众认可。”(作者: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
让讲话精神在普及中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语境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纲领性讲话,而中共中央的《意见》是对讲话的学习领悟和贯彻执行,《读本》又是对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意见》精神的深入阐述和联系实际的讲解。《讲话》《意见》《读本》组成了我们贯彻执行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系统工程。这也是我们今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方向。我认为《讲话》《意见》《读本》都应该进入大学课堂,成为提升全民素养的教材和指导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指南,在普及的过程中深化。现在有些作品急于求成,盲目效仿西方,却把自己的文化传统丢掉了,这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不自信。因此对于优秀的文化基因我们必须珍视,尤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作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
坚持文艺发展的“四个根本”
在党的历史上,由党的重要领导人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只有两次。一次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另一次是2014年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相隔72年,习近平同志与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讲话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通过学习讲话和《读本》,我感到有几个重点要认真学习领会。首先,要担当一种使命,即自觉担当起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号角的神圣使命。要弘扬一种精神,即自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次,要坚持“四个根本”,就是要坚持文艺发展的根本任务、根本方向、根本方法和根本保证。再者,要防止两种倾向,即防止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防止文艺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最后,要克服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当前文艺最突出的“浮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