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2:30,我校“首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负责人及第一指导教师在公共教学楼A301教室参加了“大创项目经费使用说明会”。传播学院院长范红娟,教导主任赵志齐,教师贾金利、杨琦、尹诗及传播学院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计划传播学院共参与五个创新性试验项目,分别是编号为DCZ2016018的《郑州市地铁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编号为DCZ2016020的《河南特色小镇建设研究》、编号为DCY2016015的《河南政务新媒体发展状况研究》、编号为 DCY2016051的《对于河南话剧演出市场的调查报告》以及编号为DCY2016058的《河南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范红娟院长所指导的《郑州市地铁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为校级重点项目,该项目以地铁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研究郑州城市文化问题,一方面在进行郑州地铁文化时把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纳入其中,另一方面体现了对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追求。该项目主要研究地铁的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以及地铁文化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国外城市地铁发展现状,调查当前郑州地铁发展状况和建设规划,去发现郑州地铁现存问题,从而进行研究和解决,提高地铁对郑州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带动作用。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比较研究,撰写成系统的调研报告,为郑州市地铁文化发展提出富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由赵志奇老师指导的《河南特色小镇建设研究》项目也被确立为学校重点研究项目之一,该研究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调研河南省具有发展特色小镇潜质地域的现状,指出其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实际意义及可操作性,和这些具有发展特色小镇潜质地域的现存问题等。力求以“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为目标,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特色小镇。该研究项目旨在落实河南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助力中原经济区发展,并响应了国务院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文件精神。
为契合传播学院的教学理念,贾金利老师带领学生申报了《河南政务新媒体发展状况研究》这一项目,以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兴起为铺垫,从近年来兴起的“网络问政”出发,探索更多有关河南政务新媒体的内容。研究内容有:将不同政务新媒体的产生背景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针对政务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政府政务“云”能力的合理化建议。该项目从理论价值上讲能够完善公民对政府政务监督的方式方法,从应用价值上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为我省政府和公民的和谐关系做出贡献。
《对于河南话剧演出市场的调查报告》这一项目,是由尹诗老师指导传播学院部分学生进行完成。该项目从郑州市的话剧市场现状出发,通过大范围的市场调研、采访、问卷调查以及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郑州话剧市场观众、剧团及剧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分析、评价和预测。该项目将总结近几年来,河南各大剧场话剧演出的场次、观众上座率、不同剧目演出情况等,并分析其原因。将研究结果与其它城市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影响当下河南话剧市场发展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剖析河南话剧发展现状。该项目的启动,响应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的号召,将会推动郑州市话剧市场的发展,从而带动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促进河南省和谐社会建设,杨琦老师将带领学生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幸福指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河南全省各地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取得丰富的实地调查数据,并运用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对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检索河南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完成她本次所申报的《河南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研究》这一项目,此项目不仅能就如何改善河南省城市居民幸福度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更能对于促进河南省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产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影响。
据了解,本届“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于2016年底开始启动,传播学院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这五个项目各有特色,指导老师和学生已出色完成前期工作,并将会在一年内结束各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