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我院在外语楼B315举行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汇报交流活动,我院近期外出培训学习的四名教师对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集中汇报。党总书记李坤陶、院长范红娟、副院长靳海涛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活动。
参加为期20天的“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师范项目”培训的郑琪老师首先发言。她说,此次培训的主题为专业理念与规范、教学理论与技能和信息技术与运用。她提到要用交叉学科的思维方式即文理科思维的碰撞做专业课程的研究,教学设计要注重专业性、科学性从而使课堂张弛有度等内容。郑琪老师又与大家分享了作为教师应合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要不断拓展学生的认识视角,激发学生内部动力以愉悦课堂气氛,并且教师也需要吸取同仁的特长等心得。
王慧莹老师参加了“全国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讨会”,她的发言主要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分享了学习经验。她对“电视之死”理论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电视之死”主要是因为电视收视率下降,骨干外流,但电视媒体同样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发布平台、大制作的媒体平台等优势。她认为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双专并用、双管齐下的教学理念,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会说、善问、能评且能走、善动。
参加“舆情与社会发展论坛”活动的彭方老师针对在外学习情况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网络舆情的生态变化、新常态下的舆情、舆情研究及治理的复杂性原理等方面阐述了舆情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媒体型智库作了重点解读。她说,媒体型智库不仅要研究“短时段”问题,还要关注“中时期”和“长时期”,要对政府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与传统智库有区别,媒体型智库要为政府提供建议并反映普通民众的偏好,打造“小而美”的媒体型智库。
束辉老师就带领我院学生微电影作品参加国际微电影节颁奖典礼的心得与在座教师进行了分享。她认为,参加此次电影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使自己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经验,例如从本院参赛作品《寻簮记》和《工匠老万》的拍摄过程中悟到,拍摄作品时应提前对作品的题材、剧本、后期制作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她指出江浙文化的微电影更为流行化、普遍化,而河南的微电影市场也非常大,因此她提议可以借助微电影和微视频等形式宣传中原本土文化。
在本次活动中,四位老师深入浅出的汇报了她们在学习培训中获得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方法,并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与在座的教师们进行了交流,进而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
会上,院长范红娟还对2013级广播电视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出了严格的修改意见,并要求担任指导工作的老师认真负责,态度严谨,把好毕业论文的审核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