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徽、系训、系歌、系风、教风、学风是院系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院系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院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励师生员工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系统贯彻落实我校第一届教学工作大会暨本科办学理念研讨会的有关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院系文化建设水平,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经系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开展政治与公共管理系系徽、系旗、系歌歌词、系训、系风、教风、学风(以下简称“五系二风”)的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为指导,以体现我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指引,以彰显我系自然风情、人文风格和历史风韵为指径。既符合系徽、系训、系歌歌词、系风、教风、学风的规范标准,又具有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既富于时代性、前瞻性,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二、征集对象
我校师生员工(含离退休教职工),海内外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郑州师范学院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征集要求
(一)校徽征集要求
1.寓意深刻,创意独特,能够反映时代精神与我系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
2.设计新颖,图案简洁,便于制作,适宜作为对内对外宣传及社会活动的形象标识。
3.设计手绘或电子文稿均可,徽标的中文应用规范汉字。
(二)系旗征集要求
1.图案设计要构思新颖,庄重典雅,朴素大方,富有美感,能够体现我系自然、人文和历史特点,适合各种宣传用途,适于长期固定使用,便于制作。
2.形状为矩形,长、宽比例为3:2,旗面标准尺寸为240cm×160cm,作品设计时应注明颜色,适合悬挂和手持。
3.作品除图样外,要另附详尽的文字说明。
(三)系训征集要求
1.要充分反映我系历史、特色、定位和办学理念。
2.要充分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
3.要体现大学风貌和时代精神,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4.文字表述要简洁、凝练、易懂、易记。
(四)系歌歌词征集要求
1.歌词应简洁凝练,体现我系办学特色和师生奋进风貌,并具有鲜明大学精神和时代特征。
2.歌词要求篇幅适中、韵律优雅、词意丰润、激情昂扬、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3.词曲篇幅适中,长度控制在3~4分钟内,易于传唱,创作时应考虑齐唱、合唱效果,要满足各种形式的演唱需要,蕴藏青春、理想和责任,具有青春朝气、积极向上的旋律风格。
4.应征歌词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具有原创性,不得抄袭、借用其它歌词作品。
5.歌词评选结果公布并确定后,将请专业音乐工作者谱曲。
(五)系风征集要求
1.要充分体现我系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精神风气和精神风采。
2.要集中体现我系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
3.要提炼精华并融入传统文化。
(六)教风征集要求
1.全面反映我系教师风范,尤其是教学作风和学术作风。
2.深刻反映我系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3.应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日常管理等活动相结合。
4.能起到同化集体舆论、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共同的情感气氛、共同的行为倾向之效应。
(七)学风征集要求
1.能够反映我系师生员工做学的精神、做学的意志和做学的原则。
2.能够反映我系师生员工的读书之风、治学之风和做人之风。
3.文字表述应高度凝练,便于记忆,具有教益终生的效果。
(八)其他要求
1.系徽、系旗、系训、系歌歌词、系风、教风、学风应与学校校徽、校旗、校训、校歌歌词、校风、教风、学风有契合点和区分度。
2.系训、系风、教风、学风每种表述语的文字数量以8个字为宜,原则上不超过4句话、16个字。2字为1组、3字为1组或4字为1组的结构皆可。
3.应征作品附有的内涵解释文字、释义和解读应有理有据,避免牵强附会。
四、投稿须知
(一)系训、系风、教风、学风、系歌歌词投稿者须按A4纸规格提供电子稿或打印稿。
(二)系徽和系旗投稿者须提供A4纸规格色彩稿一份(黑白稿须标明颜色)及创意设计说明一份,成稿效果图电脑制作和手工绘制均可。同时提供电子版,亦可用光盘或电子邮件(文件不得大于
(三)投稿请注明“征集活动”字样,并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就读班级、电话等联系方式。
(四)凡送交的作品无论是否采用,一律不予退稿,请自留底稿。
(五)截稿日期:2012年7月1日下午17:00。
五、评选程序
(一)征集的作品由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办公室整理分类。
(二)政治与公共管理系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审核、甄选,各确定10件入围作品。
(三)入围作品在全校公示,开设专用意见箱,广泛收集师生员工对入围作品的意见和建议。
(四)根据专家评审和师生员工的意见及意见箱反馈情况,选出3件作品报校党委宣传部,由校党委研究确定最后的获选作品。
六、奖励办法
对于入围作品和最终采纳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七、知识产权
(一)应征作品一经采用,作品的著作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归郑州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所有,作者享有署名权。如选中稿件出现雷同,以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办公室登记的第一时间为准。
(二)应征作品如涉及抄袭或其它侵权行为,由应征作品提供者承担一切责任。
(三)若侵权行为损害到学校利益,将依法对其追究法律责任。
八、联系方式
地 址:郑州市文化北路英才街6号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办公室
邮 编:450044
联系人:申海龙
联系电话:0371―65502163;15237112902
E―mail: shenhailong@whu.edu.cn
九、未尽事宜由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五系二风”征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特此通知。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五系二风”征集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