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浅谈《周易》道德讲堂成功召开
2016/11/4 10:04:00佚名新华网
10月25日下午14:00,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博士、副教授汪鹏在外语楼B411进行了研究主题为“浅谈《周易》的思维方式”的道德讲堂。
汪鹏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述了《周易》的历史,自古以来久备受孔子、董仲舒、韩愈等学者推崇,据现代学者统计,历代阐述、解说、注释《易经》的书多达2000余种。“第十二届文化积淀与现代阅读”文化讲坛暨全球图书馆高峰论坛上,爱达利亚图书馆馆长简·符乐顿列出了她心目中影响人类的十本书,《易经》位列榜首。
接着介绍了《周易》的形成,并讲述了卦辞以及爻辞的读法,以及《周易》的符号系统,从阴爻大阳爻,从卦象到注释,都进行了举例和详解,中间还为大家普及了八卦和自然的重要关系,告诉大家古人对世界的初步认识,随后又讲了“伏羲三圣”即伏羲、周文王、孔子,以及其中的占卜方法和它所蕴含的哲学、辩证原理。其中,重点讲了“变”的思维方式,只有变是不变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一系列知识。
最后,告诉大家阴阳平衡,反对走极端的知识。同学们聚精会神,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