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图文解说之九:刻木事亲
2012/6/8 14:37:12佚名文明办
原文: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则出血。木像见兰,又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将妻出弃之。有诗为颂:
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帏。
【知止堂解说】刻木事亲
《弟子规》上说,事死者,如事生。视父母健在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犯错,不要做让父母感觉丢脸的事情。所以《论语》中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们每年清明节或父母的忌日要按时祭奠,缅怀父母的优良品德,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反思父母离去之后自己身上尚有的不足,以激励自己的言行,要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
不仅是对父母,凡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去世了,我们也都要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纪念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继承他们的遗志,做出新的贡献。
故事中木头像会流血流泪的说法比较荒诞,属神道设教的范围。其中涉及休妻的伦理问题,不见夫妇之间的感情,违背人伦,故事情节的演绎也非常拙劣。曹植《灵芝篇》曰:“丁兰少失母,自伤蚤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此事应该有历史原型,但经过后世文人加工后,已经融入了后世轻视女性的思想。所以我们听这个故事时,关注的是孝,而不应该是其他。